一、學院概況
伟德 官网前身是1918年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電氣學門。1998年,由原太原工業大學電機工程系、熱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礦業學院電氣工程系組建成立伟德 官网,2017年底原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并入伟德 官网,學院現設置三系、一部、一中心,即電氣工程系、熱能工程系、自動化系、電工基礎教學部和教學實驗中心。全院現有教職工167人;截止2023年底,擁有全日制在校生2612人,其中本科生人數1848人,碩士研究生702人,博士62人,2023屆本科畢業生621人,就業率88.89%,碩士畢業生204人,就業率98.04%,就業工作考核位居全校第二。
二、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學院現有黨支部13個,其中5個教工黨支部,8個學生黨支部,教工黨員123名,學生黨員474名,其中研究生355名,本科生119名。2023年,确定入黨積極分子276名,發展對象163名,發展新黨員128名,轉正黨員96名,轉出黨員231名,轉入黨員82名。
2023年,學院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定期召開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議事決策。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圍繞學習重點,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8次,開展10餘次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讨,13個支部開展30餘次集中學習。發揮黨建品牌引領作用,标準化打造“極地驿站”示範工程,圍繞“全國最美大學生”王煜塵先進事迹,在校内校外共計宣講10餘次,受衆面涉及2000人次。電氣第二研究生黨支部順利通過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闆黨支部”教育部驗收,支部黨建案例在學習強國平台、《中國研究生》發布,支部制作黨員教育片獲評2022年山西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二等獎。
每季度召開一次意識形态分析研判會,及時掌握教職工學生的意識形态動向、組織學院領導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實地了解教師的授課情況和授課内容,加強教材、宣講、社團等的管理,嚴格落實論壇、講座、研讨會“一會一報”制度,嚴把思想和宣傳導向,守好課堂教學主陣地。
堅持以服務師生作為第一要務,在國際化建設、電機館線路改造,科研用房規劃、衛生間改造等方面推動各個項目落地,打造師生學習工作溫馨環境。
開展“百支千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獲得校級優秀團隊稱号,發表多篇省、市、校、院級宣傳報道,赴晉城暑期實踐隊伍與當地企業簽署暑期實踐基地協議,組建“兩彈一星”精神志願宣講團,深入社區、學校開展宣講。組織牽頭進行互聯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隊伍組建以及暑期科技創新實踐團招募,以提升全院學生對于科技競賽的探索。開辦第二屆青馬工程“星火班”,強化學院學生骨幹理想信念。
三、學科建設
(1)2022年申報的煤電清潔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2)2022年申報的能源互聯網111學科引智基地獲批建設。
(3)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後再獲準建設2個。
(4)獲批山西省國防先進技術創新中心1個。
(5)組織申報“能源動力”專業博士學位點和“動力工程級工程熱物理”學術博士學位點。
(6)電氣工程學科軟科2023年排名由2022年的48名躍升至35名。
四、教學工作
(1)能源互聯網未來技術學院和煤基清潔能源示範學院兩個省級新型學院順利完成中期檢查。
(2)新增1個本科專業能源互聯網工程并開始招生。
(3)認真落實“雙萬計劃”,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工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自動化2個專業獲批2023年山西省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專業内涵建設邁入新階段。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專業提交2023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情況報告和中期檢查報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交自評報告。
(4)積極響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政策,按時完成能源互聯網工程專業2022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科試驗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2022版本科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完善、定稿工作。
(5)獲批校級一流課程1門;獲校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出版教材3部;獲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9篇、特優畢業設計(論文)2篇。
(6)系主任及以上領導聽課88人次。教學督導組共聽課52門次、進行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102人、畢業設計(論文)内容質量審核19本、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評優、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為學院教學水平上新台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7)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培訓比賽,其中獲校級第三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1項;獲校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校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科組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8)獲批省級本科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申報2023年度“百億工程”本科生院項目儲備2項,2024年度“百億工程”項目儲備2項;申報國資處2024年本科實驗室建設項目3項;獲批省級教改項目8項,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1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組織大學生創新項目結題10項;組織8項教改項目的結題驗收。
(9)621名畢業學生中,畢業563名,占比90.7%;獲得學士學位563名,占比90.7%。
五、人才培養
(1)獲批項博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2項、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7項、碩士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3項。
(2)成功舉辦2023年山西省“雙碳”目标下的新型電力系統研究生暑期學校。
(3)制定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辦法,完成了201名碩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錄取工作;完成了一般類38名、創新類39名學生的推薦免試工作。
(4)完成2024年碩士生、博士生招生目錄修訂工作。
(5)共培養204名碩士、9名博士研究生。推選出的院級優秀碩士博士論文,其中3篇碩士論文被評為2023校級優秀學術論文,獲省優秀碩士論文2篇;省優秀博士論文1篇。
(6)2名博士研究生參加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
(7)成功舉辦了2023年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在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西門子杯智能制造挑戰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7項。2023年學院創新創業工作考核位列全校第一。
六、科技工作
(1)2023年,全院科研進賬總經費3700萬元。
(2)共37人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地區創新基金重點項目。
(3)共申報山西省基金項目34項,獲批11項。
(4)發表論文SCI和EI論文140餘篇,高水平論文(頂級期刊)21篇,其中TOP7篇,其中一篇獲得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
(5)全院2023年國家授權發明專利70餘項。
(6)成功舉辦2023年IEEE中國智慧鄉村論壇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自動化專委會學術會議。
(7)成功舉辦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委員2023年度學術交流會。
(8)孫宏斌教授在第四屆晉陽湖數字經濟發展峰會會上做主旨報告。
(9)牽頭編寫的《極地清潔能源利用技術發展綱要》順利通過專家論證。
七、隊伍建設
(1)引進清北博士生1名,高層次人才1人,國内優秀畢業博士2名,榮譽教授1名,教師新晉職稱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在教授崗位選聘中,獲聘二級教授2人,三級教授4人,職稱結構進一步優化。
(2)積極組織碩導、博導的申報工作。2人聘為博士生導師;13人聘為學術學位碩士生導師;外聘企業碩導2名。
八、國際化
(1)加大國際學生培養力度。完成2024年國際學生的招生計劃确認工作(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10名)。
(2)錄取2023級2名留學生博士研究生。
(3)與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聯合培養電氣工程碩士研究生首次招生(計劃内29名,計劃外25名)。
(4)與埃及中國大學簽署了《伟德 官网—埃及中國大學雙學位合作協議》,啟動境外辦學。
(5)選派1名教師赴新加坡開展訪學項目,1名教師赴美國開展博士後研究,1名教師參加中國第13次北極考察。
九、校企合作
(1)與博蘭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25萬元的博蘭得教育獎學金。
(2)與國家電投集團甯夏能源鋁業有限公司臨河發電分公司開展科研項目合作。
(3)與中能建山西投資集團、山西融一科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簽署了産學研戰略合作協議。
(4)與山西省照明協會、山西浙大新材料與化工研究院等27家單位、企業共建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5)與三峽集團山西分公司、中國能建山西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